Hainan provincial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group co., Ltd
企业概况
/  Company Profile

海南省水利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水电集团)成立于20049月,是省委省政府为建立我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投融资平台而成立的项目法人单位,于20148月并入海南控股成为其二级全资子公司。近五年来,按照海南控股党委关于做强做优做大的决策部署,水电集团在夯实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主业的同时,抢抓历史机遇、大胆开拓创新,主动谋划并推进落实可持续发展路径,着力推动公司市场化转型发展。公司持续不断在创新水利项目投融资模式、推进多元化经营发展上发力,积极创新项目建设管理模式、推进建立水费收费机制、拓展水利工程咨询业务、推动库区综合文旅开发企业主营业务方向逐步从指令性的、被动的、单一业务形式,向具有可持续性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商业模式转型。

一、公司概况

水电集团注册资本为26.21亿元,截至20239月底,公司总资产183.85亿元;公司在职员工147人(不含总部派驻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人,高级职称24人,中级职称49人。公司人员结构:班子成员7人,中层管理人员29人(含列席经营班子3人),员工111人。公司下设10个职能部门、9个工程项目建设管理部,分子公司6家。

水电集团党委成立于200410月,现有党委班子成员6人。公司党委下属2个正式党支部和7个项目临时党支部,党员67名,入党积极分子4名。

二、公司水利工程主业发展情况

作为全省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平台,水电集团坚决贯彻落实全省六水共治攻坚战各项部署要求,始终坚持以保障安全为前提,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完善的工程体系、健全的体制机制,高质量高标准实施项目建设,不断做精政府指令性水利工程。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公司从成立之初仅负责1个灌区工程建设的项目单位,逐步发展成为海南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建设的“主力军”。

(一)项目总体概况

目前,水电集团共负责21个重点水利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总投资规模达654.3亿元。包括2个枢纽项目、9个灌区项目、7个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涉及109座水库、7座水闸)、2个生态保护项目、1个水资源配置工程等。其中,已竣工验收项目4个(大广坝二期灌区工程、松涛等十座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春江补水工程、红岭灌区工程);正在建设项目7个(迈湾水利枢纽工程、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琼西北供水工程、牛路岭灌区工程、南渡江水系廊道生态保护修复工程、2022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022年度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已完工正在验收项目6个(南繁基地(乐东、三亚片)水利设施工程、红岭灌区田间工程、2021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海南省2021年度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维修养护项目、海南省2021年度雨水情测报及安全监测设施项目、2022年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项目);前期项目4个(昌化江水资源配置工程、迈湾灌区工程、南繁灌区工程、万泉河流域水生态修复及综合治理工程)。

(二)项目建设特色经验和做法

1.深化党业融合助推项目建设。近年来,公司党委着力创建“坝上田间党旗红”党建品牌,不断深化“党建+项目建设,打造以党建促工程建设的模范基地。项目临时党支部实现全覆盖临时党支部与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用党的语言进行“思想破冰”,与当地村支委一起进百家门、访千户情,邀请村民走进施工现场,宣传拆迁政策,春风化雨破解堵点难题,促成征地、安置、坟墓搬迁、青苗补偿等难点工作顺利推进。创新性地组织开展“跟党走、打胜仗、促发展”决战攻坚大会战等活动,激励广大党员和一线施工班组狠抓工程建设。党建创新案例荣获2022年海南省直机关椰树杯党建创新引领工作创优大赛一等奖,迈湾、天角潭项目以及红岭灌区田间工程先后被授予海南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坝上田间党旗红党建品牌成功入选2023年度国企党建品牌建设优秀案例

2.完善项目管理顶层设计。以“持续健全管理组织架构、持续完善工程管理制度体系、持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抓手,全面提升项目建管水平和能力。一是持续完善组织架构建设,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内设工程管理部、安全监督部、财务资产部等职能部门和项目建管部,新增风险控制部、纪检室等部门,调整优化部门职责、岗位设置、人员配置,不断满足项目建设管理需求。二是完善工程建设管理体系建设。总结提炼项目管理经验,制定《工程建设管理手册》,全面规范项目前期与设计管理、工程质量、安全、投资、进度等项目管理工作程序和流程,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统一规范、科学完整、可操作性强的工程建设管理体系三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在组织领导方面,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和项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及时传达贯彻上级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在制度建设方面,修编完善30项安全管理制度,分解形成115项管理任务清单,划分安全生产责任田,做到一岗一清单,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在隐患排查治理方面,深入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利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统筹管理危险源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20238月,公司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单位创建工作顺利通过水利部评审并获颁证书。

3.强化项目建设管理手段。公司紧盯项目年度任务,倒排工期计划,围绕要素保障,精心做好组织协调,争时间、抢进度,高质高效推进项目进展。一是推动重点项目高质量实施。在建工程推进方面,落实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工作机制,锚定目标任务、强化进度管理,加快破解堵点,创造良好施工条件;完工项目推进方面,以竣工验收为导向,全力推进尾工项目进展;前期工作推进方面,加强储备项目前期谋划,合理规划前期工作时序,着重做好项目立项、招标设计等环节工作,加强项目可研论证,推进储备项目加快落地实施。二是深入推广运用BIM智能建造管理系统,推进工程管理实现数字化、可视化,全面发挥BIM智能建造管理系统智能灌浆、智能拌合、智能碾压、智能温控等功能作用,全面保障工程质量,赋能智慧水利工程建设。三是强化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从思想上、制度上、系统上和行为上形成“四个嵌入”的创新性廉洁风险防控体系,通过纵向联动、横向联合监督,把监督关口前移,同时聚焦重点领域、重要节点、特定人群,开展分类施教,推动廉洁教育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4.倾力打造水利工程质量品牌。以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为前提,以争创优质工程为目标,深入实施质量品牌建设。一是推进实施标准化施工,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结合在建工程特点,总结提炼各类现场工艺试验,制定并实施《工程建设质量标准化手册》。二是加快推进科技创优工作,提高项目科技水平。明确了创优目标14项,其中8项已完成全部节点目标,迈湾、天角潭项目施工工法、QC已获省级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2项,并完成4项发明专利申报。三是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与海南大学、河海大学、同济大学开展科研课题遴选工作,报送科研课题方向共计14项。同时积极推进专利、软件著作权申请及SCI论文发表、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等科技创优工作,不断擦亮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品牌,全力为迈湾、天角潭项目获得大禹奖、争创鲁班奖打下坚实基础。

三、公司市场化转型发展实施情况

(一)挖潜增效,积极拓展水利工程咨询业务市场

水电集团深度开发和运用建设大型水利项目所积累的经验和资源,于2022年成立了水网咨询公司拓展咨询业务工作。设立咨询公司不仅符合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方案方向,能够引导水电集团由政府指令性业务为主,加速转型为有独立运营能力、以市场化方式落实政府战略的企业主体,也缓解水电集团主业单一、无收益来源的问题,助力公司转型发展。水网咨询公司在成立不足一年的情况下,已累计签订10份咨询合同,累计签约价753.17万元,已达成合作意向项目4个。

下一步,水电集团将继续加强与省水务厅、各市县水务部门及集团在建项目各参建单位的沟通协调,加强与意向单位的合同对接,持续开展业务协同,力争签约一批优质项目。同时不断提升水网咨询公司服务质量,努力创建一流的咨询服务团队,构建一体化、专业化、标准化的服务体系。同时遵循市场的变化,建立健全的与市场化转型相匹配的体制机制,提高盈利能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并紧跟市场与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水利旅游、村镇水务、六水共治等涉水业务,扩大水网咨询公司市场份额,推动市场化新业务的拓展,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二)开拓创新,加快推进天角潭文旅综合开发工作

新时期水利风景区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水库型水利风景区作为水利风景区中风景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类型,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着眼于未来发展,水电集团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推进天角潭、迈湾枢纽工程健康、可持续运营管理工作。

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属于大型水库(海南前8大水库之一),水面面积2.3万亩,主要以工业供水、农业灌溉为主,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属于IV类水质,可进行综合文旅开发利用。项目所在北门江流域鱼类资源丰富,包括国家II级保护动物花鳗鲡及海南特有品种海南石鲋和条纹刺鲃;同时分布有国家级和省级保护植物,可支撑科普研学基地开发。

围绕天角潭文旅综合开发工作,公司主动与儋州市政府开展交流合作,会同市旅文局、乡村振兴局等职能部门到天角潭工程进行调研,摸清天角潭工程建设情况和文旅综合开发策划情况,准确定位文旅开发主题,合理利用地域文化,结合鱼道、鱼类增殖站、水库孤岛等资源作出相对应的符合资源特点的规划,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目前已开展天角潭项目综合开发策划方案编制工作,已明确综合开发资源和产业发展方向,后续公司将加快推进综合开发深化方案编制及落地实施工作,通过渔业养殖、科普研学、红色旅游、露营基地、乡村民宿等多元化业务开发为公司增加利润

四、公司助力“六水共治”投融资改革实施情况

(一)惟实励新,加快推进建立迈湾天角潭水费收费机制

迈湾、天角潭项目将于2024年、2025年分别进入投产期,与项目建设运营相适应的水费收缴及补贴机制尚未建立,不利于保障项目建设和可持续运营。公司立足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和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发展全局,深入研究探索水费收费改革实施路径,推动各省直部门加强工作协调指导,积极推进建立迈湾天角潭水费收费机制。目前已协调推动由省发改委牵头制定迈湾、天角潭项目建设协调机制工作方案,并组织协调机制工作小组成员赴省外开展水费收缴机制调研工作,组织编制了迈湾、天角潭项目水费收费机制方案,并已与省发改委、省水务厅、省财政厅等相关部门进行了多次沟通及探讨,基本形成一致意见。根据省政府专题会议要求,省发改委正在牵头编制《水资源价格改革和建立水利工程成本疏导机制实施方案》。

下一步,公司继续完善迈湾、天角潭项目水费收费机制方案,跟进省发改委审核工作,并尽早上报省政府审批,以期加快建立迈湾天角潭水费收费机制。

(二)精进臻善,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原则

水电集团汲取历史项目经验,着力推动解决传统模式下建设与运营脱节的问题,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原则,积极创新项目建设模式,建立建管运一体化良性运行机制。一是明确公益性水利项目成本疏导机制。在项目开工前编制工程资金平衡方案,明确项目资金筹集、投资分担及定价和收费机制。由于充分统筹考虑了工程收益和运营效益,可将实现工程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最优控制,保障项目可持续运营。二是创新项目建设管理模式。推动工程建管运一体化模式顺利落地实施,有效解决传统投资管理机制下的建设与运营脱节问题,将公益性水利建设项目与经营性项目形成有效互补模式,可打通水利水务前端建设及后期运营产业链,大力开展水业多元化经营,实现“以水养水,以经营性收入反哺公益性职能”的良性运行机制。目前,牛路岭灌区工程已顺利开工,成为海南首个实施建管运一体化模式的重大公益性水利项目,是海南“六水共治”投融资改革推进工作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开创。

 


















































×
×